尹泽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原主任
我生于1945年,也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年。作为一名“80后”军工人,我有幸在现场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整齐划一、气势磅礴的徒步方队,威风凛凛、装备精良的装备方队,天安门广场上放飞的和平鸽与气球……每一个场面都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打心底为祖国感到自豪。
最令我激动的瞬间是空中梯队呼啸穿云的时刻。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中国心”推动下,空中梯队震撼苍穹,我的目光不由自主追随它们。当空中护旗梯队的“武直十”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作为“武直十”的心脏——“玉龙”发动机的总设计师,我无比激动。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谱系中,“玉龙”率先打破了国外对先进发动机技术及产品的封锁,也凝结了我和众多航空发动机科研工作者的心血。39岁那年,我开始研制“玉龙”。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我和团队决心做到最好,突破了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粉末冶金涡轮盘和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等当时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的技术。
多少个无眠之夜,换来如今“玉龙”腾飞!我也立下继续创新、继续奋斗的誓言,愿与年轻同志们一起,让我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
此次阅兵不仅是对人民军队战无不胜实力的检阅,也是对我们航发人多年来默默耕耘、砥砺前行的肯定。那一队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国家战斗力的象征,也是我们航发人心血的结晶。它凝聚着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奋斗,承载着航发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航发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始终牢记“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神圣使命,持续发扬“脚踏实地、自主自立、执著坚守、志在超越”的“玉龙”精神,在自主创新发展路上不断奋勇前进。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坚韧的创新精神,为强军胜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