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要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
政策领航之下,金融要素在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如何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绿色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商业化与道德标准相结合,可以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引擎。而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科技进步和商业化的平衡、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高金)举办“科创金融课程体系媒体恳谈会”,高金教授、科创金融课程体系负责人蒋展在会上表示。
在她看来,如何更好地把科学研究中的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的成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商业”的课题,而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保证持续的资金支持,是个“经济+金融”的课题。
同时,科技金融需求侧有多元化主体和多元化需求,而供给侧对需求的匹配还需要提升。“比如银行的难点、痛点需要创新方法和产品;创投行业全周期覆盖、全链条通畅,才能长期精准支持科创。”蒋展表示,“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科技金融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蒋展指出,金融力量是推动世界级科技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金融支持科创当前还有很多挑战,譬如金融工具和科创需求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和期限错配,较长的发展周期和较大的风险也需要资本具备更多的供给和耐心。
另外,“金融资本赋能技术变革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也呼唤更全面和广泛的人才培养。”她强调。
蒋展谈到,在走访和调研科创参与各方之后,团队发现科创企业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周期,在设计股权架构、激励机制、知识产权规划、创新成长战略时,都需要更为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引。
作为高金科创金融课程体系负责人,她对此深有体会:“这样的需求不仅限于科创企业内部。科研单位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政府要更好地服务于本土科创产业持续发展,金融和投资机构要突破局限、协同创新,这些无不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包括海内外实践对标、多元路径梳理复盘、创新模式反复迭代等等。”
据介绍,2023年,高金陆续推出和完善国内首个覆盖全周期、全生态的科创金融课程体系,以金融有效服务科创为导向,满足科创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构等不同主体对科创金融人才的需求。以科技成果转化内容为例,课程中既包含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基本模式与流程,又会针对每个行业不同的成果转化过程,融合更多实际案例。
蒋展表示,高金正在广泛关注科创生态的相关方,通过研究、合作、共建等方式,梳理和整合难点,并据此不断迭代课程体系。“将研究成果甚至是政策建议带入课堂,再通过学生的管理实践来推广实施、反哺研究,这样的知识体系才更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蒋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