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因材料问题反复跑、审批慢的难题,阿拉善高新区创新推出前置化预审服务,以AI+人工双护航,实现对办事企业和群众的精准引导和材料提前审核,力争从源头上提升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走进明亮宽敞的政务大厅,以往人头攒动的景象已悄然改变。在入口处,经验丰富的导服员正根据詹星雨所需办理的事项类型,仔细核查其所携带的材料。在快速确认材料齐全后,导服员便将其引导至相应窗口,由专业部门进行后续办理。这种人工预审与分流机制,有效解决了居民因对政策理解不透、材料要求不熟悉而导致的材料遗漏或填写错误问题,避免了重复准备和再次预约排队的不便,显著缩短了窗口正式受理时的审核时间,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
阿拉善高新区居民詹星雨说:“之前一直以为办理手续很麻烦,没想到来大厅后,还没等排队取号,就有工作人员帮他预审材料,有需要补充或者修改的当场就和他说了,后续办理又快又省心!”
政务服务的温度,藏在企业群众办事的每一个细节里,行政效能的提升,体现在流程优化的每一步突破中。在政务大厅数智专区,阿拉善高新区泽太酒店负责人孙铭远正借助预审机器人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只见他将身份证、申请表单等材料依次放置在预审机器人上,系统随即开启自动审核。据了解,预审机器人可帮助企业、群众完成涉及9个部门、20类事项的表单电子化填报,并支持8类高频事项的自动化材料审核。相比直接在柜台办理,预审机器人依托智能识别与自动化处理技术,将材料审核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有效避免了因材料缺失或不规范导致的多次排队、反复跑动。同时,不再受窗口工作时间限制,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不打烊”。
孙铭远说:“过去办理业务需要跑好几个窗口,每个窗口都得排队叫号,现在特别方便,直接在预审机器人上先预审,它会提示缺什么材料或者哪个表格填写不规范,按它的提示准备好材料,到窗口很快就办好了,太方便了!”
从“坐等审批”到“主动服务”,从“反复跑腿”到“一次办结”,阿拉善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预审+分流”模式诠释政务服务初心,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自9月份“预审分流”模式运行以来,企业办事平均耗时减少60%以上,窗口退件率下降80%,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提高至95%以上,窗口受理时长平均缩短近50%。
阿拉善高新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一级主办李祝军表示,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智能化、场景化、主动化服务,让预审分流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真正把“高效办成一件事”办到群众心坎里,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优政务动能。